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宇宙的命運與其天體命運息息相關,而其中恒星的最終“壽命”一直是人類探索的重要命題。荷蘭拉德堡德大學官網(wǎng)12日發(fā)布的一項研究成果,或將改寫人們對宇宙恒星“壽命”的認知。該校3位天體物理學家基于霍金輻射,通過精妙計算得出結論稱,宇宙中最后一批恒星會在1078年后徹底“衰亡”,較此前估算的101100年大幅縮短。相關論文已發(fā)表于最新一期《宇宙學與天體粒子物理學》雜志。
這項研究的理論基礎可追溯至20世紀70年代霍金提出的革命性理論。當時這位物理學巨匠挑戰(zhàn)傳統(tǒng)認知,指出黑洞并非只進不出的“饕餮”,而是會像發(fā)熱體般釋放輻射——這就是著名的“霍金輻射”理論。
2023年,該研究團隊曾發(fā)表論文揭示:不僅黑洞,中子星等致密天體同樣會通過類似霍金輻射的機制逐漸“蒸發(fā)”。這一發(fā)現(xiàn)引發(fā)學界廣泛討論,許多學者追問:這個過程究竟需要多久?
最新研究給出了明確答案。科學家們通過精密計算發(fā)現(xiàn),若僅考慮類霍金輻射效應,白矮星將在1078年后消亡。此前預估因未計入這類輻射,認為白矮星還需101100年才能蒸發(fā)完畢。
團隊表示,雖然宇宙天體“衰亡”的時間提前了很多,但仍是天文數(shù)字,人類無需為此擔心。
最新研究還揭示了一個有趣現(xiàn)象:中子星與恒星級黑洞的蒸發(fā)時間同為1067年。這個結果令團隊始料未及——按理引力更強的黑洞應該蒸發(fā)更快。對此,團隊解釋說,黑洞沒有表面,部分輻射會被自身重新吸收,形成“剎車效應”,抑制了霍金輻射過程。而中子星固態(tài)表面允許輻射完全逃逸,因此盡管引力稍弱,蒸發(fā)“效率”反而更高。
研究團隊還計算了其他多種宇宙天體和物質的“衰亡”時間表: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下,僅通過類霍金輻射方式蒸發(fā),月球約需要3×1089年,超大質量黑洞要1096年,本星際云要10127年,而超星系團暗物質暈要10135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